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为进一步呼吁中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安全的保护,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昆明市教科院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科技教育活动中心组织的科技专家进校园活动,在我校“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科技节到来之际,特邀昆明市教育体育局高级教师、云南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李晓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专题讲座。5月17日中午12点30分,专题讲座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约340名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李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云南特殊的地质地貌。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级下降,为山地高原地形,地跨长江、珠江、元江、澜沧江、怒江、大盈江6大水系。多样特殊的地质地貌孕育了云南多样的动植物种类,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历史文化悠久,自然风光绚丽,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
接着李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云南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图片,同时科普到,云南脊椎动物达1737种,其中,全国见于名录的2.5万种昆虫类中云南有1万余种。另外云南珍稀保护动物较多,许多动物在国内仅分布在云南。珍禽异兽如蜂猴、滇金丝猴、野象等46种,均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熊猴、猕猴、灰叶猴等154种,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大量小型珍稀动物种类。
随后就我国生态安全现状,李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及其后果,并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与生态安全建设的建议。最后李老师强调,我国因生物多样性锐减引发的生态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保护好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中国乃至世界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2021“COP15”(《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今年10月于云南昆明召开,确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制定2021—203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展望205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愿景,届时必定受到世界瞩目。
讲座结束后,在图书馆阅览区同步举行了《生物多样性》专题集邮展,展出了很多珍贵的生物多样性邮票,同学和老师们驻足欣赏。一张张小小的邮票,仿佛一扇扇打开的新世界的大门,让同学们进一步看到了物种、遗传多样性等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成分,有助于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好习惯,做美丽中国、生态云南的践行者。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