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

科技节丨《碳达峰和碳中和》专题讲座

“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科技节系列活动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人类的未来发展受到了巨大威胁。在此背景下,碳达峰、碳中和在今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引导青少年学生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精神,提升他们参与碳减排,主动顺应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的能力,官渡区走进“生物圈”,守护 “蓝色星球”生物多样性科普活动巡展特走入我校2021年科技节活动,举办题为《碳达峰碳中和——我们面临的气候灾难》的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高衡老师主讲。高老师是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科协科普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科普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云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专家团秘书长、北京市海淀科普教育学会专家组长。2021年5月20日下午13时30分,讲座正式开始,高二年级及初二年级总计360余名学子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同学们刚刚坐定,便听台上传来一声惊呼:“奇了怪了,竟然有人听高老师的课不是朝前挤,而是往后坐!”大家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同学们纷纷向台上张望,都想要看看这位自信又风趣幽默的主讲老师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在之后的讲述过程中,高老师以他诙谐的语言,夹杂着方言的接地气的表达,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极为严谨的科学知识娓娓道来,不时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会场气氛异常活跃。

高老师首先从国家政策讲起,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气候问题的重要性。而后,高老师又从时政问题着眼,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讲话时宣布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点明气候问题的紧迫性——气候问题的解决必须由世界一同努力实现,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窗口却在迅速收窄,我们必须马上实施行动。

在建立了这一认识后,高老师回溯地球发展历史,以三十亿年前为起点,通过图表呈现出已被确认的几次大冰期,从而回顾地球气候史和人类进化史。紧接着,高老师介绍了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新认识,即气候变化是长期缓慢而均匀的变化和短期的突变相互交错的过程。他引出“米兰科维奇周期”这一概念,强调了人类现阶段所面临的危险——气温升高往往是冰期到来的前兆,而近十年已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热的十年。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一再加速气温的升高,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已达临界值,气候突变随时可能发生。面对如此危机,我们唯一的自保方案便是尽快将气温降下来。

美国科学家斯宾塞•沃特在《全球变暖的发现》中说:“气候像一只熟睡的猛兽,而我们正在二氧化碳这根尖锐的棍子不停的戳它。”当下情势虽然严峻,但与其鼓吹世界末日的恐慌,不如人人携手,从我做起,积极行动,亲手为自己争得个未来。高老师用一则数据点明了“从我做起”的必要性,他说:“如果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行动推迟‘后天’的到来一秒钟,1亿秒=1157.4天=3.17年;14亿秒=44.39年;70亿秒=221.9年。”听到这话,同学们无不为为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而动容,现场响起了经久不绝的掌声和喝彩声。

此次讲座,使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当下人类面临的气候危机,强化了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的意识,进一步养成绿色生活从小做起,从我做起的好习惯,为人类美好未来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阅读数:22325
文字:本站原创
图片:何雪民、赵思捷
编排:赵思捷
一审:何雪民
二审:梁俊
三审:鲍学良
签发:马永文
时间:2021-05-21

​​​​​​​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