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

专家引领明方向 研思同行助成长

——昆明市2022年城镇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莅临我校观课指导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1月9日上午,我校迎来了云南省语文特级教师、昆明市2022年城镇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首席专家周丽蓉老师,云南师范大学曹志强老师带领骨干班50位学员莅临我校观课指导,我校高中语文教研组承担了本次接待和课例展示工作。

1.jpg

活动共分为两个议程。

议程一观课:观摩我校高一年级宋欣盈老师和高三年级李文江老师的两堂研究课。

宋老师利用群文教学,聚焦《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的散文对比阅读。宋老师结合该单元“自然情怀”的主题,从情与景的关系入手,首先通过展示解说词与原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散文的语言美,寻觅有“我”之境;接着带领学生梳理挖掘“情景”的关系,深入探析有“我”之境;最后点拨学生明白“景”“物”都是“我”安顿生命的凭借,升华无“我”之境。

2.jpg

3.jpg

李老师针对高三学生的具体学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目前诗歌鉴赏存在问题,以此为基点,进行教学设计,带来了一堂生动且实用的诗歌鉴赏复习课,力求教会学生寻觅读全、读准诗歌的路径。李老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展示诗歌学习中的共性收获和共性问题,明确读诗歌的“七步法”;接着教会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和文字表述的方式来构建梳理诗歌的思维路径,力求将诗读全;最后主动追问与回读,引导学生再进一步,将诗歌读准。

4.jpg

5.jpg

两位老师精心准备,设计巧妙,宋老师让学生在寻找美、感悟美、体验美的教学过程中收获成长,浸润心灵,丰厚生命。李老师紧紧抓住诗歌鉴赏备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梳理标准路径到思维路径,从读全诗歌到读准诗歌,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同时授课过程中展现出极大地激情与热情,课堂富于感染力,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议程二评课:骨干班学员和首席专家周丽蓉老师评课。

在评课环节,两位上课教师先对自己的设计意图进行了说明,接着骨干班的老师们积极发言,乐于分享,诚恳且深入地思考了两堂课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大家在这样的评课交流中,更加深了对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的进一步理解,强化了对课堂与教学的进一步认知。

6.jpg

最后,周丽蓉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点评和总结。周老师肯定了两位授课老师在课堂中展现出的任务群意识,并且关注了教学之中的语文学科知识,以及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大胆探索。周老师也指出,群文教学是当下新课程的热词,也是新课程推进的难点,群文阅读的目的是靠多文本阅读达成学生更加深度的阅读与思考。周老师提醒老师们,要有整合意识,要在单元的视域下审视单篇,要对文本进行细读深读,并讲究教学逻辑,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要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增长点碰在一起,这样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同时,周老师希望老师们能够做学生背后的推手,让学生强大起来,并且去反复思考语文的本质与目的。

7.jpg

道阻且长,然行则将至。两位老师的研究课例和骨干班教师、周老师的点评指导,让参与此次研讨活动的老师们收获颇丰。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在研讨的气氛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教育事业任重道远,提高专业素养是教师的终身课题,未来,我们也必将带着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深研课标,精研教材,立足学生生长点去深度备课、研讨,努力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殿堂。




阅读数:11275
文字:本站原创
图片:李文江、宋欣盈
编排:梁俊
一审:李文江
二审:陈剑屏
三审:鲍学良
签发:王英
时间:2022-11-11

​​​​​​​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