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汉语桥”世界中小学生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在我校展开,高中组的十堂公开课为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带来了一场文化的盛宴。这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还促进了国际生和本校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一次独特的学习体验。下面将带您走进高中段这十堂令人印象深刻的公开课。
李燕清老师:《走进汉服,千载霓裳》
《左传》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华”为服章之美,夏为“礼仪”之大,是为“华夏”。汉服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中国的染、织、绣等多种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节课,李老师通过汉服的真人图文视频、学生现场汉服走秀及礼仪展示等方式向国际生介绍汉服文化,并通过现场汉服纸模制作等活动让国际生更形象深入地了解汉服特点。
俸玮老师:《醉美普洱茶》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国家,是独具东方元素特点的文明形态,而茶是这种文明形态的一种代表。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融互动,想要了解中国,可以从一杯中国茶开始!来到云南,无疑,一杯普洱茶可以诠释灿烂的云南历史。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走进茶课堂,体验泡茶、品茶活动,了解云南独特普洱茶文化的同时,被源自中国千年礼仪文化和茶文化结合的普洱茶魅力所吸引。
王晶老师:《百福图》
以篆体为基础的一百种字字异形的福字图案,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变迁,如今已经渗透到了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师生与外国友人们一起分享中国文字之美好,连接世界,弘扬中华文化。
张淑老师:《习乐明礼之弦动琴音》
张老师带领学生学习音乐素养方面的知识和积累,扬琴起源于中东波斯等古国,值汉语桥之际,再次展现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体现了艺术无国界。
孙莉老师: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高二71班的同学们用英文向远道而来的国际生介绍了四个中国传统美食:饺子、月饼、鲜花饼、火锅。整节课学生自信大方,侃侃而谈,为国际生们介绍中国的传统美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交流,同学不仅增强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文化自信,同时也充当了文化传播者与交流者的角色,促进了国际生们与本校学生之间饮食文化的交流。
鲁婷老师:《神秘的汉字》
鲁老师以甲骨文为主题,向国际生们介绍了商周时期的占卜文化,以及甲骨文的特点和字形。学生们还亲身体验了甲骨文的书写,并通过绘制甲骨文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
康盈老师:《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模型》
康老师用模型带领大家感受细胞的魅力,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所以,课堂上学员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不仅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细胞的了解。
高锦义老师:《中国传统香文化的审美情韵》
高老师先讲解香文化的历史、香的功用、常见的香料、不同形态的香品、香文化的器具、打香篆的技巧和鉴赏两首涉及香文化的古典诗词,接着让学生小组合作打香篆,打出不同形态的香篆后投影展示,教学生品香礼仪,让学生观烟、品香,谈感受并进行交流。
毕皓天老师:《人人都是魔术师》
毕老师通过展示静电感应、全反射、偏振等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现象背后实验原理的思考。通过介绍实验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物理与生活的兴趣,学生们之间也纷纷交流起这有趣的科学现象。
宋欣盈老师:《消失的古滇国》
宋老师以情景演绎方式,生动真实地再现以青铜文化为载体的古滇文明,共同探秘古滇国消失的奥秘。学生以话剧形式,从螺蛳村遗址挖掘,到展示以牛虎铜案、贮贝器为代表的青铜文明,最后感受在时间长河中各民族大融合的文化演变,向外国友人展现了云南地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学生参与度高,代入感强,最后,全班一起考古“挖掘”青铜盲盒,实现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结合。
这十堂公开课不仅让国际生们深入了解了中国的课堂,也让他们与我校进行了课堂互动与交流。同时,本校学生也通过这次活动充当了文化传播者和交流者的使者。世界中学生们连连惊叹,中学的课程这么有趣,可以学到这么多知识和文化传统,都希望能有机会再来体验。汉语桥上的这场文化盛宴上,中外学生都将带着这份美好,继续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进程。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