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四月芳菲正盛之时,一场别开生面的“五谷耕作探农趣,学践五育砺品格”行走的思政课在昆明市 “五谷良田” 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对知识与实践的渴望,暂别书本、亲近自然,体验劳作,收获成长。
“快看,这里有小土豆”
“我挖的土豆多!”
在土豆种植区的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兴奋,迫不及待地投身于丰富多彩的劳作之中!
田园的芬芳与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在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指导下,同学们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学着翻土、播种、培土的每一个步骤。大家干劲十足,额头上渗出细密汗珠,却丝毫不减探索农事的热忱,以劳动为笔,在土地上书写着对农耕文化的好奇与热爱。
在茶树种植区域,同学们认真聆听基地老师讲解茶树的生长习性与种植要点,随后默契协作。有人细致地挖土,有人仔细清理土壤中的石块,有人小心翼翼地放置树苗,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期待着这些茶树苗能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郁郁葱葱的茶树。
日至中天,烧柴火鸡的环节为研学增添了一抹烟火气息。同学们分工明确,拾柴生火者,点燃希望的火苗;处理食材者,赋予食材新的生机;搅拌翻炒者,在锅碗瓢盆间演绎着劳动的旋律。炊烟袅袅升腾,柴火鸡的浓郁香味弥漫在空气中,那是劳动与协作酝酿出的独特芬芳。同学们在烟火缭绕中体验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学会生活技能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内涵。
午后,同学们挽起裤脚摸鱼去啦!他们踏入稻田,在水中嬉笑追逐,尽情享受着抓捕鱼儿的乐趣,同学们在亲近自然中释放天性,收获满满的快乐,嬉笑与欢乐构成了一幅充满活力的春日画卷。
手工制作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趣味十足。在制作棒棒糖时,同学们精心熬制梨膏,将甜蜜的味道与独特的创意巧妙融入其中。每一颗棒棒糖都凝聚着小组成员们的独特智慧与心血,让他们感受到传统美食制作的魅力。
制作鸡毛毽子时,大家精心挑选色泽鲜艳、柔软坚韧的羽毛,认真细致地进行捆绑。不一会儿,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毽子便在指尖诞生。同学们随即兴致勃勃地开启踢毽子比拼,小小的毽子在空中欢快地飞舞着,踢起的是无尽的欢乐,传递的是深厚的友谊。
甜蜜的梨膏、五彩的毽子,让同学们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中,提升动手能力,体会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
“行走的思政课”把同学们带出了课堂,从“书本本”走向“心窝窝”,身临其境地学习、理解、感受思政课程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劳动与实践中,不仅扎实掌握了种植、烹饪、手工制作等实用技能,更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勇于担当、乐于付出,培养了难能可贵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
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研学经历充实而又难忘,满心期待着下一次充满惊喜与挑战的探索之旅。
我校结合十五年一体化实际,继续深化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努力打造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行走的思政课”,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搭建坚实的桥梁,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向着美好的未来奋勇前行。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