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24年中小学“学科德育特色课堂”名单的通知》文件,在云南省各地各校推荐的基础上,经过择优推荐,专家评选,省教育厅网站公示,并下发名单,我校小学语文学科雷琳老师的课堂作品《黄继光》和高中语文学科宋欣盈老师的课堂作品《离骚》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学科德育特色课堂”。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十五年一体化”的办学特色下,我校充分开展跨学段、贯通式、跨学科的教学科研,坚持学科德育渗透,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黄继光》课例微析:
《黄继光》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特级英雄”黄继光的光荣事迹。本课结构清晰,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充分展示了黄继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是一篇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生平事迹的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阅读并讲述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历史人物故事,感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革命英雄、仁人志士的崇敬之情。”因此本课教学的德育目标可定为:聚焦描写黄继光动作和描写敌人火力点语句,体会英雄的人物品质。能用自己的话讲述黄继光的故事,崇敬英雄,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为达成此目标,在教学时创设了班级举办“英雄故事讲演会”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对课文的学习,并运用本单元的多种描写方法展现英雄的品质和精神魅力,讲好自己所敬佩的英雄的故事。整课的教学环节用三个活动来展开:活动一 了解故事 识英雄;活动二 聚焦动作 知英雄;活动三 融入情感 讲故事。课堂结束时,教师对“英雄”的概念进行了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通过多种途径发现身边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人和事,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
雷琳,中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教学名师,昆明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曾获云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云南省优课名师,云师大“三育人”先进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官渡区“优秀教育人才”等称号。
《离骚》课例微析: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长最伟大的抒情诗,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节选了其中的四段,本单元对应“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这一任务群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要求指向核心素养中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
落实在本课中,就要疏通文意,理解屈原的选择,认清屈原精神的实质与当代价值。但是由于诗歌特殊的形式和特别的内容,相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都是比较陌生和遥远的对象,因此,如何在学生现有认知和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围绕诗歌学习的方法,寻找到切入点。如何利用文本这一绝佳素材,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文以载道,让学生充分理解屈原爱国精神的当下价值,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以上思考既是本课的重难点,也是我执教的切入点。
宋欣盈,女,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教期间获得过全国基本功大赛二等奖,“语文报杯”全国微课大赛一等奖,官渡区教师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官渡区作业设计一等奖,官渡区命题竞赛一等奖,校级青年教师课堂竞赛一等奖,师大附校集团课赛二等奖等各级各类奖项,所带班级曾获昆明市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致力于“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期待和学生之间碰撞出生命的火花。
教师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投诉举报电话:0871-67217083
主办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世纪金源学校 地址:昆明市官渡区广福路3678号
Copyright© 2006-2018 ysdsj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152号 滇ICP备11003239号 云教ICP备0808003
技术支持:学校信息中心 [ 网站管理 ]